东方文学【xdfxs.cc】第一时间更新《回到明朝做千户》最新章节。

黄来福在这篇署名文章上指出天灾只是大自然的正常现象。全/本小/说网例朝例代,甚至是史书上有名的圣君贤臣在位时也经常会有灾害,没什么大惊小怪的。

灾害发生不可怕,最重要的是灾后及时有效的赈灾,以便减少百姓们的损失。不但如此,平日里的勤政预防也非常重要,如此,就算灾害来临,也不是不可以取得盛年时所取得的成果。

黄来福不客气地举出自己的例子,自己在山西大同两镇许多地方的屯田,由于平时注意水利的建设,所以虽与大明北方各地同样的大旱,但在夏粮秋粮上,却都取得了很好的收获,丝毫不输于盛年时的年景。不但如此,由于采取有效的措施,境内并没有如其它地方一样形成流民潮,灾后的瘟疫也没有出现。

不但如此,在京畿附地,虽同样是大灾,但依从五寨堡模式发展经营的三宫皇庄却同样取得了很好的成就。每亩田地都有两石谷米的收获,与附近民户几乎颗粒无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,让人大大吃惊。

这些年中,黄来福与皇室合作经营的各样畜场、果园、菜园、超市、玻璃厂等都是大大赚钱,眼下就算大灾中,各地的皇庄田地同样取得了大丰收,自然是让人目瞪口呆,哑口无言。

黄来福以铁一般的事实驳斥了所谓灾害是上天对皇帝开矿的警示,认为所有借灾害攻击皇帝的官员们都是别有用心,种种目的,都是为自己挟私沽名。黄来福认为,这些官员们如果真的是为国为民,就应该把心思放到赈灾及平日里的政务上,而不是为了私利攻击这攻击那的,如果他们真的勤奋,关注民生,他们境内便不会流民满地了。

黄来福的文章自然让无数的文官们暴跳如雷,这篇文章犀利地撕开了他们的道德真面目,许多人想要驳斥,却发现自己哑口无言。可不是,他们自诩为国之忠臣,一心是为国为民,不过怎么境内都是颗粒无收,流民满地?

同样是受大灾的肆虐,然后山西境内却是同样丰收,百姓们也没有流离颠沛,灾后的瘟疫更没有出现。相反的。由于山西境内容易活命,大规模的流民反而纷纷进入山西求食。这种情况让人吃惊迷惘,为什么黄来福这个武夫反而做得比那些自诩国之重材的文人们好呢?难道真的因为他真心关心国事,而那些文人们只是在挟私沽名?

黄来福这篇文章流传非常广,许多看到文章的官员文人们都是感觉脸上火辣辣的,这是赤裸裸的打脸啊,连京师许多识字的百姓们也是议论纷纷。当然了,驳斥黄来福文章的文官们也不是没有,不过在事实面前,他们的驳斥都是如此的无力。似乎更印证了他们只是为了私利或是掩盖自己的无能而找的借口。

当然了,黄来福这篇文章如此露骨,将所有攻击万历皇帝开矿榷税政策的人都斥以挟私沽名的用心,得罪的人肯定不少,而且很多还是重量级的人物,毕竟此次天灾,连内阁首辅沈一贯与吏部尚书李戴都有借机上疏攻击矿税之害。

不过现在黄来福却是无所谓理会这些文官们怎么反应,放到他现在的地位与影响,就算他再怎么低调,他也早己是文官们心目中的公敌,低调与高调都改变不了这个事实。再说了,以黄来福现在的武人地位。他的升降早己由皇帝直接裁决,而不必再经过吏部与兵部的考核,自己只要紧抱皇帝大腿就好了,那些文官们怎么反应,对自己重要吗?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+
明末边军一小兵

明末边军一小兵

老白牛
崇祯七年三月,山西陕西大旱,赤地千里,民大饥。四月,李自成入河南,与张献忠合兵攻取澄城。七月,后金军进围宣府,兵掠大同,沿边城堡多失守。大明内忧外患,...
历史连载542万字
无穷重阻

无穷重阻

核动力战列舰
优点放大数百倍,缺点也放大数百倍。最强大的敌人毫不掩饰的出现,且永远不可战胜。那么先活下来再说
历史全本453万字
绍宋

绍宋

榴弹怕水
绍者,一曰继;二曰导。公元1127年,北宋灭亡。旋即,皇九子赵构在万众期待中于商丘登基,继承宋统,改元建炎。然而,三个月内,李纲罢相,陈东被杀,岳飞被驱逐出军,宗泽被遗弃东京,河北抗金布置被全面裁撤……经过这么多努力之后,满朝文武终于统一了思想,定下了拥护赵官家南下淮甸转扬州的辉煌抗金路线。不过刚一启程,在亳州明道宫参拜了道祖之后,这位赵官家便一头栽入了闻名天下的九龙井中,起来后就不认得自己心腹是
历史连载418万字
校花的秘密

校花的秘密

正宗回锅肉
许可儿,是我们学校的校花。我,是学校里的屌丝。暗恋她四年都没敢表白,没想到昨天看到她结婚。醉酒后一觉醒来,我变成了许可儿,然后跟她的美女室友们……...
历史连载37万字
将军好凶猛

将军好凶猛

更俗
大越天宣五年,帝国真正的强敌,不再是同样腐朽、衰弱的党项人、契丹人,而是新近崛起于阴山南北的赤扈人。满朝文武没有人意识到这点,却一心奢想与赤扈人联兵,攻伐契丹、党项,以雪前耻,夺回百年前丢失的故土。前御史中丞王禀阻挠联兵,以不恭之罪,被贬唐州,途经桐柏山,为政敌枢密使蔡铤所遣刺客追杀。靖胜军将卒后人、少年徐怀脑海里意外觉醒一段陌生的后世记忆,鬼使神差救下王禀,卷入波澜诡谲的刺杀案中…
历史连载445万字
明祀

明祀

南乡书生
太祖起于乞讨之中,手捧半片陶碗,芟夷宇内群凶,驱逐蒙元鞑虏,兴复华夏衣冠,克定皇明万世!是夫长叹:“吾本淮右一布衣,天下与我何加焉?”时逢正德帝宫车晏驾,朱厚熜奉命入佻宗庙,秉政大明,牧守四方。然内有杨廷和权势熏天,外有夷狄侵扰不绝,如此局面,后世而来的朱厚熜,又该如何中兴明室?
历史连载65万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