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幽谷怨灵》转载请注明来源:东方文学xdfxs.cc
星禾十五岁这年,全球的共星草已形成庞大的网络。从北极科考站到赤道雨林,从沙漠绿洲到深海基地,这些双色叶片的植物在土壤中根系相连,叶片的荧光节律完全同步,像地球披上了件会呼吸的星纹披风。星禾站在联合国总部的顶楼,指尖划过特制的感应屏,全球共星草的实时状态在屏幕上展开——绿色的光点代表健康生长,金色的脉冲显示共鸣强度,而银灰色的细线,则是根系间传递的星轨文数据流。
“它们已经能共享记忆了。”小林的团队研发出“草木翻译器”,能将共星草的生物电信号转化为可理解的信息,“亚马逊的共星草记录了雨林的生态变化,撒哈拉的植株储存着沙漠风暴的数据,这些信息通过根系网络实时共享,就像地球的神经网络。”她调出一组数据,去年太平洋海啸来临前,沿海的共星草叶片提前三小时收拢,根系传递的预警信号让沿岸居民提前撤离,“这是星种智慧与地球生命结合的奇迹,既保留了星种人的宇宙感知力,又融入了地球植物的环境适应性。”
阿哲在修复星种人数据库的“深空通讯模块”时,有了突破性发现:星种母星毁灭前,曾向宇宙发射过七组“文明信标”,其中一组的频率,与共星草叶片的荧光频率完全吻合。“他们早就设计好了。”阿哲指着信标图谱,“让星种植物的生命信号成为文明标识,只要有星种植物存活的星球,就能被信标接收者识别。”他突然看向星禾,“现在共星草的网络已经足够强大,或许……我们可以尝试回应那些信标。”
这个提议在全球引起轰动。反对者担心会引来不怀好意的外星文明,支持者则认为这是星种人回归宇宙大家庭的机会。星禾带着共星草的样本走进联合国大会,当叶片在会场中央绽放出荧光星图,所有人都看到了星种母星的模样——那是颗蓝绿色的星球,与地球有着惊人的相似。“它们发射信标不是为了求救,是为了寻找‘同类’。”星禾的声音透过翻译器传遍会场,“就像我们在宇宙中寻找另一个家园,星种人也在寻找能理解他们的文明。”
启动“应答计划”的那天,星禾站在星种树下,将手掌贴在树干上。全球的共星草同时亮起,荧光顺着根系网络汇聚,最终通过星种树顶端的“共鸣塔”发射向宇宙——那束银绿色的光束中,包含着地球的坐标、人类与星种人共生的历程、共星草记录的地球之声,还有星禾用星轨文录制的问候:“我们在这里,带着两个家园的记忆。”
光束出发后的第三个月,共星草的网络突然出现异常波动。撒哈拉的植株叶片疯狂闪烁,根系传递的星轨文杂乱无章,翻译器解读出“星舰”“接近”“识别信号”的字眼。天文台紧急监测,果然在柯伊伯带发现了七艘飞船,它们的外形与星种人数据库里的“信使舰”完全一致,舰身上的银色莲花徽章在星光照下熠熠生辉。
“是信标的回应者!”阿哲盯着屏幕上的飞船轨迹,它们正沿着共星草光束的路径缓慢驶来,“看这个飞行姿态,没有武装威胁,像是……探亲的船队。”
飞船抵达地球轨道的那天,全球的共星草都开出了金色的花。星禾穿着融合了地球与星种元素的服饰,站在星种树下等待。当首位星种使者走出登陆舱,银灰色的瞳孔在看到星禾与星种树时,突然泛起泪光——这位使者的祖父,正是五百年前驾驶最后一艘星舰寻找家园的先驱者。
“我们收到了信号。”使者的声音通过翻译器传来,带着与星禾相似的颤音,“在星种母星的残骸带,我们守着信标等了五百年,终于等到了回应。”他指向宇宙深处,“还有更多的星种人散落在各个星系,只要我们持续发射信号,他们都会回来的。”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爱吃花朵馒头的郭锐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东方文学xdfxs.cc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