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禾五十岁这年,“星壤漫延计划”已在三十七个星系扎下根。从银河系边缘的红矮星系统到仙女座的星云带,星壤共星草的银绿色根系在陌生的土壤里编织网络,将地球的农耕技术、星种人的生态智慧、净化者的能量调控术,像年轮般刻进新家园的演化史。星禾站在“共生星”的中央档案馆,指尖划过全息星图,图中每个发光的星球都标注着共星草的生长周期,最长的那颗已历经二十个春秋,根系深入地核,与星球的生命节律完全同步。
“最新传回的‘雾星系’数据显示,共星草在气态行星的卫星上进化出了‘浮空根系’。”星芽已成为联盟年轻一代的领航员,她调出的影像里,银绿色的根须在甲烷云层中舒展,像在宇宙中编织透明的网,“更神奇的是,这些根系能吸收星云中的重元素,转化为适合碳基生命的养分。这证明星壤共星草不仅能适应环境,还在主动改造宇宙。”星禾望着影像中女儿年轻的脸庞,她的瞳孔在兴奋时会泛起银灰,像极了星种树第一次开花时的光。
档案馆的密室里,保存着件特殊的藏品——陈砚的日记与星种先驱者的日志,两者被共星草的叶脉包裹,书页间的空白处,新生的根须正缓缓书写着新的文字。这是星禾十年前启动的“文明共生实验”:让共星草的生物记忆体与人类的文字记录结合,形成“活的史书”。如今,日记里“星禾第一次叫爸爸”的字迹旁,已长出星种人的星轨文注解;先驱者“寻找母星”的誓言下方,根须画出了地球与共生星的航线图,像两个文明在时光里对话。
这年冬天,“重生基地”传来紧急信号:星种母星的残骸带出现能量失衡,共星草编织的星环开始松动。星禾带领团队赶到时,发现是星核能量的自然衰减——经过百年的消耗,母星残留的能量已不足以维持星环的稳定。星芽提出大胆的方案:“用地球的地核磁场为星环充电!”她调出星壤共星草的基因图谱,“这些根系里有地球磁场的适配基因,只要将星环与地球的引力锚网络同步,就能形成能量循环。”
当两颗星球的能量通过共星草的星脉相连,奇迹在星空中上演:地球的蓝色磁场与星环的银绿色能量带交织,在宇宙中形成巨大的双螺旋,残骸带的碎片不再碰撞,而是沿着螺旋轨迹缓缓旋转,像个正在重生的星系。星禾站在观测舱里,看着星环中心浮现出星种母星的全息影像,影像中,年轻的先驱者正将胚胎舱送入跃迁通道,而通道的另一端,陈砚抱着婴儿星禾的画面渐渐清晰,两个时空在星脉中完成了跨越五百年的接力。
“这才是‘重生’的真正意义。”星禾在日志里写道,“不是让母星复原,是让它的能量与新家园相连,在宇宙中形成永不中断的星脉,让每个星种人的后代都知道,我们的根,一头扎在过去,一头伸向未来。”星芽补充道:“就像共星草的年轮,每一圈都记录着不同的故事,却始终围绕同一个中心生长。”
联盟的“星脉学院”在这年招收了首批跨星系学员。来自雾星系的气态生命、共生星的双生孩童、地球的人类学者,在共星草环绕的教室里学习——他们用星轨文解析地球的诗词,用人类的数学模型计算星种人的星震频率,课本是会生长的共星草叶片,作业写在能发光的星尘纸上。毕业典礼上,学员们共同培育的“共星树”第一次结果,果实的截面呈现出所有学员的母星轮廓,像颗微缩的宇宙。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东方文学【xdfxs.cc】第一时间更新《幽谷怨灵》最新章节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