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穿越东晋,山河共挽》转载请注明来源:东方文学xdfxs.cc
回到自己的帐篷之后,王凝之开始从后世的结果反推。
这一仗的结果是桓温获胜,收复洛阳;姚襄败走,之后逃入了关中,但没过多久就死于前秦之手。
问题在于姚襄是从哪里逃走的?王凝之的前世记忆并没有那么详细。
不过这个并不难推算,东、南方向都是桓温的部队,西边倒是可以直接进入关中,但姚襄不可能带着败兵去攻打易守难攻的函谷关。
所以他只能是北上,在秦、燕两国边界躲藏,再伺机西进。
想明白这个,王凝之开始犹豫要不要向桓温进言,提前在北山部署兵力拦截姚襄。
解释这么做的理由不是问题,但需要一个合适的时机。
自己又不是诸葛亮,太过于未卜先知,是不会有人信的。
第二日,荆州军准备进攻,桓温将渡河的任务交给了桓冲,自己则带着幕僚们在高处观看。
桓冲派士卒砍伐大树,在强弩的压阵下,开始在伊水多处搭建浮桥。
姚襄兵力虽然劣势,但数千骑兵的存在,让他可以从容调度,集中局部优势,阻碍荆州军的搭桥进度。
不过这样的焦灼没有持续多久,辅国将军戴施的水军从黄河进入伊水,在船楼上居高临下地对北岸的姚襄军进行射杀。
姚襄无奈选择后撤,桓冲则带着精锐成功渡河,结阵于伊水之北,掩护大部队快速通过。
桓温随大军前进,登上船楼俯视前方的战场。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