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月十五,瑶华节当日。
这一天全城百姓不事生产,从晨起便开始洒扫祭拜,蒸糕点摆糖饴,喜气洋洋地过节,不过对朝臣来说,就没那么轻松了。
天刚蒙蒙亮,满朝的文武百官便需着全套朝服入宫参加朝贺大典,在礼官的唱赞声中三跪九叩,向贵妃献上贺表与贺仪,而后更是要列队徒步十里,至城北天坛观礼魏王殿下主持的祭天大典。等整套流程走完,已是午后三刻,方才能暂返府邸歇息,但也歇不了几个时辰,及至傍晚暑气稍褪,又需更衣整冠,再入宫门赴华池夜宴。
朝臣尚且如此,更不必说魏王殿下本人,忙得精疲力尽,还必须强打精神,不能露出半分倦容,简直跟渡劫似的。
更可怜的是,渡劫的还不只他一个,宋渡雪作为贵妃娘娘的亲侄子,也在夜宴邀请的宾客之中,因此心情极为糟糕,视兴致勃勃跟着过节的朱菀等人如无物,一整天都顶着张臭脸,等到下午陈清晏回来,便和他一道出门了。
是夜,六街灯火,金吾不禁。
宫墙之外游人如织,宫墙之内笙歌鼎沸,数十尊连枝金灯将大殿照得灯火通明,云帐无风自挂,古琴无人自弹,紫檀案几上的酒盏不斟自满,叫席间百官惊叹不已——永宁帝特意将此番夜宴定名为望仙宴,装饰布置几乎全为价格不菲的凡器,用来讨贵妃开心。
宋怀珠盛装陪坐在他右侧,鬓角明珠莹然生晕,其容色之盛,足令六宫粉黛黯然失色,却仍与宋渡雪上回见她时没有两样,言谈举止无懈可击,一颦一笑皆浮于表面,好像个精美动人的人偶,看不出真实的喜怒。
贵妃娘娘开不开心不知道,但一定有人没那么开心——陈晟左手边的位置空荡荡,皇后并未出席。
宋渡雪原以为是贵妃荣宠过甚,皇后避而不见,但听见身后几个官吏低语,才知道原来不只这一回,皇后已经有两三年未在各类典仪上露过面了,似乎真是沉疴缠身,久卧病榻。
若是如此,那么……
宋渡雪的目光不着痕迹地掠过对面,他坐在陈清晏身旁,位于西侧首位,正对着东侧的太子之席。
太子殿下年纪与他差不多大,或许稍长一两岁,长相肖似他母后更多,方额厚唇,目光沉稳,眉心有一道浅浅的竖痕,看起来思虑过重,没有陈晟与陈清晏身上那股叫人亲近的劲儿。
如果皇后真的病入膏肓,天底下最着急的人非这位太子殿下莫属,毕竟无论出身还是地位,一旦皇后之位空出,必定属于宋怀珠,不仅朝臣提不出非议,百姓更是会认为理所当然,本该如此。
等到皇后换了人,下一步是不是就该轮到太子了呢?
怪不得从方才起,朝臣的贺词就隐隐分成了两派,一派不遗余力地夸赞魏王聪慧能干,另一派则明褒暗贬,提醒皇帝贵妃势大,已有僭越中宫之嫌,不合祖宗礼法。
这些在朝堂摸爬滚打了几十年的老狐狸们鼻子比狗还灵,不可能轻举妄动,看来拥立魏王已成气候,陈晟也并未有意打压,甚至还将他最看重的同尘监交给了陈清晏,此举细细琢磨起来,含义就很多了,难怪陈清晏那小子屁颠屁颠地献殷勤,娘家的底细说卖就卖。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